找到相关内容267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方长生:舟山民间观音信仰考查

    得既美丽又善良,对广大信徒,特别是对 广大女性信徒,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魅力,无形中加深了人们对观音的信仰。  五、历代帝王心目中的观音  历代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,总极力宣扬观世音的“性善”...

    方长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13169302.html
  • 有关宗教法答问

    教徒的善良可欺,进行敛财骗色的勾当事件层出不穷,戕害正信的宗教。不立宗教法,则正邪不分,败坏社会风气的劣行,就没有可规范、惩处之法源依据了。  因此,〈宗教团体法草案〉虽然不尽圆满,仍有必须改进的地方,...

    星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23569357.html
  • 陈泉州:信、解、愿(1)

    一些是善良的,有一定法力,但遇到大灾大难,它们都无能为力,它们也有劫难哪!一千年有一个门坎,它们都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,怎么解决你的问题呢?所以它们也不是我们可依靠的对象。第三就是拜神,如历史上有名的人物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669442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如何实践佛法

    个不令父母担忧的好孩子。   三愿尊敬师长,与同学和睦相处,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。   四愿遵守校规,不做有损校誉的事。   五愿乐观开朗,主动助人,日行一善。   六愿校园风气善良,没有安非他命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769462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学道者的魔障

      12.暴流(ogha):大水暴涨时,可漂流人畜、房屋等。烦恼来时,有如洪水一般,能流失众生的善良品德,所以称为暴流或暴河。   13.尘垢:尘埃能附著于他物,并予以染污。烦恼能附著于心上,垢染清净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969464.html
  • 佛道与佛戒关系的浅说

    授戒。六祖就是在戒坛得戒。故其所示最上乘法宝,名称《坛经》。  五戒居士,曾有一个这样的事实:一个居土远出,投宿误人罗刹之家。罗刹的妻子是个善良的女人。她无奈地说:罗刹是要吃人的,我只有把你藏在缸里。你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0669585.html
  • 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

     mind or disposition, benevolence, kindness (好心、好  性情、慈悲、善良 )"。(注 10)亦有 "of a former  Buddha (...

    释道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22869825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五辑

    不能有所发明,亦且于社会善良风气之提倡无多大裨益。其间,虽或得少数秉持理想、脚踏实地的修行人, 反由不谙哗众取宠而困窘不出,辛苦倍尝。一则难敌新思潮的抓住人性弱点,遂行其风吹草偃之姿;一则饱受传统的掣肘...负的责任,以及有无从事社会服务工作,有无从事违法或破坏善良风俗等行为,才能决定可否加入,以免因一时冲动而贻误一生。   八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撰“坐禅三昧经要抄”,并为之序。  坐禅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770231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止观入门

    修行教学上最直捷简便,最易得益的上上法。整个修学佛法的过程,从最初的一念始觉,了知自心逐渐转染成净,逐渐远离幻化虚妄,成为清净圆觉自在无碍的境界。这些过程,即是止观的全部内容。  或问:彼等根性善良的人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570239.html
  • 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21世纪

    差异,亦会发生冲突和竞争。人们必须以"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"①的规范自律。人对于自然、社会、他人、他文明以及他人心灵,都应以温和、善良、宽容、恭敬、节俭、谦让的态度相互共处。这种共处意识应成为人类自觉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0770388.html